发布日期:2025-04-10 04:30 点击次数:175
作家:刘洋
编者按:玉兔辞旧岁,金龙迎新春。中国十二生肖中,龙是惟一虚拟的神兽;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意蕴专有的秀丽。甲辰龙年将至,中新社“东西问”自2月6日起推出“龙年春节”系列磋议,从红山文化中龙的发祥到敦煌石窟中龙的演变,从一百多年前番邦东谈主怎样过春节到海表里中华儿女为何被称为“龙的传东谈主”,探索龙年春节背后的文化味。敬请垂注。
“正月初五上炷香,一年四季财路广;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路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这则民谣中的“上炷香”“摸元宝”齐是正月初五“接财神”的民风习惯。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房屋,把“穷”扫外出外,将“财神”迎进屋中。财神形象是怎样建树的?古本年青东谈主求财名堂有哪些异同?日前,上海大学文体院中语系评释注解黄景春以及北京聚拢大学北京学计划所计划员张勃剿袭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抄如下:
中新社记者: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是怎样由来的?中国朔方为何称其为“破五”?
黄景春:中国民间财神信仰可回想至宋朝。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孟元老离开东京寄居临安(杭州),晚年撰写《东京梦华录》一书,追忆东京的兴盛。在此书中,孟元老神气了过年前家家户户上街购买“财马”(即财神像)的景色。此时的财神莫得明确的姓名,仅仅东谈主们祈求金钱的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记录则见于明朝冯梦龙的演义集《警世通言》:“正月初五,苏州民风,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明朝后期的地点志也有对正月初五接财神的记录。
各地迎财神的日子不太相似,江浙地区在正月初五,北京则是正月初二“祭财神”。各地迎财神习俗也束缚交融,逐渐变成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民俗。我在2000年至2010年间走访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时,发现各地各人对正月初五的魄力不一,上海迎财神氛围浓厚,广州相对无为一些,武汉几座庙里迎财神的庆典冉冉作念大起来。
此外,南朔方对正月初五的界说也有所不同。华东师范大学评释注解刘仲宇曾在书中对比朔方的“破五”与南边的“迎财神”,他合计,朔方是把“穷”送走,南边则是把“财”迎进来。南朔方的各人齐对生存变富庶抱有好意思好但愿,仅仅魄力和作念法各不相易。
这一魄力的不同与南北地域发展互异关联。在《晴朗上河图》中,东谈主们不错直不雅地看到北宋的贩子生存:汴河上商贩走动,街谈两侧商铺、地摊繁密。两宋时间,中国经济重点南移,城市商品经济速即发展,买卖和手工业者束缚涌入城市,市民阶级束缚壮大。市民对生存的祈愿不再餍足于“送穷”,而是成功抒发对“富庶”的追求。
相对来看,旧时朔方好多地区不息农耕社会的传统,因而“送穷”是正月初五的主基调。朔方地区将正月初五称为“破五”也与此关联。古东谈主合计新年时候有诸多忌讳,到了正月初五,东谈主们合计新年过完毕,就要运行下地干活了。因此正月初五也意味着将禁忌“送走”了。送走多样禁忌,也送“穷”外出,这是“破五”要抒发的主要实质。
中新社记者:您在敷陈正月初五迎财神时提到财神形象有不同的起原。财神形象是怎样建树的?
黄景春:两宋时间,匹夫会购买“财马”张贴于家中。“财马”即财神画像。这一时间莫得留住对财神形象的具体神气。元朝运行出现增福神,也称钱财星君。有四部元杂剧写到增福神,有的成功称其为“财神”,但每位的姓名和来历齐不相似。明清时间增福财神信仰已流传到华北,一些地点志还记录了增福财神的庙会。
除增福财神外,赵公明、五通神齐具有财神职能。从元朝到明朝,祭拜“五通神”冉冉流行。五通神的泉源在印度,后传入中国。唐朝起便运行出现五通神的传奇和信仰。南宋时,江南各地五通庙宽广,有村头小庙,也有鸿轩大庙。
五通神有好多不同的名字,比如五显神、五圣神、五猖神、五路神、华光、马灵官等。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即是五通神。苏州等地也将五通神称为“五郎神”“五哥神”。五通神的称号变化也与其时儒家想想对五通神的拔除关联。
五通神在传奇中能带来钱财,但这些钱财不是白送的,他索要女色以为文告。他的钱财也常常是从别处偷盗来的。在儒者看来,五通神诲淫诲盗,是典型的邪神。虽然,以盗匪为财神,其背后所以社会金钱总和为定额,我得彼失、我失彼得的金钱守恒不雅念。五通神不是金钱的创造者,而是金钱的搬运工,他们莫得加多社会金钱的总量。在儒士看来,这违反了儒家的伦理不雅,摧毁社会风俗。
儒士鼓舞官方屡次发起禁毁五灵通通。在这种社会压力下,五通神蜕变名目,也作念“神格”转机。于是,五路财神出现了。在五路财神的传播中,对“五路”的释义还演化出“五行浩气”的内涵以及“东、西、南、北、中齐得财”的好意思好愿景。五路财神保留了五通神的赐财职能,剔除了盗窃、奸淫等秽行,加多了忠孝、公谈、正义的伦理内涵。对五通神的翻新历经数百年。他的形象从反伦理、反社会的困境中解围出来,以五路财神的形象完成了名号更始和神格完善,也获取了社会各界的剿袭。
中新社记者:华裔华东谈主移居外洋的历史程度中,对财神信仰的传播有何影响?您在各地调研时发现了哪些专诚旨意思意思的现象?
黄景春:外洋华东谈主也信仰财神。我在新加坡的一家华东谈主餐馆里看到一幅天子画像,就问雇主娘画上是谁,她说是乾隆。乾隆与“钱龙”同音。钱龙是用刻有“乾隆通宝”字样的铜钱串成龙形。在故宫养性殿房梁上就有一左券2米长的钱龙,寓意家宅安静,子孙绵延。新加坡华东谈主在餐馆、宾馆内挂乾隆画像则是取谐音“钱龙”之意,祈求招财纳福。
在诸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度,还有供奉福德正神的习俗。福德正神俗称地盘公,是农耕社会下变成的金钱信仰。华东谈主外侨将地盘神信仰传至东南亚并与当地宗教文化相交融。当今也束缚有学者从民俗学、东谈主类学的角度来计划华东谈主外侨与东南亚习俗的说合。
中新社记者:春节到,许多东谈主包括年青东谈主齐要上香,祈肄业业、行状旺。古代的年青东谈主有哪些求财“名堂”?与现代年青东谈主有何异同?
张勃:古今对年青东谈主的年齿界定不同,针对古代年青东谈主求财模式的记录也较少。但东谈主们仍可从古今求财模式的对比中,看到民风习惯的不息和变化。
在江苏苏州,接路头(即迎五路财神)时要在客堂正中挂上财神画轴,前边放酒盅五只、筷子五双,以及“五干”“五湿”的供品,此外,还要加四碗四碟,中间放“三牲盘”:金鸡两只、五花肋肉一方,活鲢、鲳鱼各一条。鸡要缚成元宝状,口衔青葱;鱼上压一把菜刀。商家也于初五傍边开市,祭祀财神,并招东谈主饮酒,叫“接路头”。浙江嘉兴也有正月初五接路头的习惯,东谈主们这一天早起虔敬供神,叫作念“乞利市”。
山东胶东一带的商家在正月初五吃水饺有特定崇拜,这天的水饺要有益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大声问:“店员,元宝挣了莫得?”店员则大声答复:“挣啦!”以此图吉祥。况且吃水饺以大蒜作念调料时,不许说吃蒜,要说吃“义合菜”。
以上仅仅正月初五这一天部分地区旧时的民风习惯。现代年青东谈主在模式上有所简化,但也有一定传承,比如在正月初五去庙宇上香道喜、吃特定食品、在家中摆特定物件等。东谈主们通过这些模式憧憬明天的好意思好生存,为我方的职责和生存“打气”。
受访者简介:
黄景春,上海大学文体院中语系评释注解、博士生导师,主要计划民间文体、民俗学。已出书文章十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现为国度社科基金要紧项目首席各人。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寰球非物资文化遗产名词矍铄委员会民间文体分委会主任、中国俗文体会常务理事、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
张勃,北京聚拢大学北京学计划所计划员,北京市玄学社会科学北京学计划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方志学会副会长、北京古齐文化计划会副会长等职。北京市“四个一批”东谈主才。独著、合著、主编《唐代节日计划》《中国东谈主的时候机灵》《中国东谈主的民风不雅与改俗迁风实施》等20余种,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撰写计划文告10余部。
点击参加专题: 欢度龙年春节